张爱萍和宋时轮,都是华东系统出来的开国上将,战争年代关系不错。但张爱萍有个不小的遗憾:解放战争初期他因意外事故,导致头部受伤,不得不离开前线治疗休养。而他养伤期间,正是陈粟首长指挥华野部队屡建功勋、大杀四方的时段,跟张爱萍资历相当的将领们,都取得了不俗的战功。张爱萍看在眼里,自然是急坏了。
好在1949年改编三野后,张爱萍基本痊愈了,可以回一线部队工作,他急不可耐地去找陈老总请战。但3年的战争打下来,野战军各兵团指挥系统完善,并不缺干部,很难硬塞进一个人,尽管张爱萍资历、能力都非常过硬,也不好安排。可为了去野战部队工作,他想尽办法,分别找到陈老总、粟裕和宋时轮,表示希望去第九兵团,给宋司令当个副手。
展开剩余73%抗战时张爱萍担任过新四军师长,后来华中军区建立,又出任军区第二副司令员。当年他上面的司令是张鼎丞,第一副司令则是粟裕,都属于大将级别人物了。所以张爱萍提出,要到第九兵团给宋时轮当副职,属于主动把身段放得很低。
他本以为宋时轮会欣然同意,没想到对方却连连摆手婉拒。这并非客套,宋时轮认为张爱萍要么当司令、要么当兵团政委,怎么能屈才当个副司令呢?况且还要在自己的部队里当副手,宋时轮忙对他说“万万不可”。
不少人以为宋时轮很傲,48年济南战役前还跟粟司令顶过牛,但其实多数时候他的情商是很高的,也比较谦逊、知道轻重。张爱萍的段位和履历摆在那里,若贸然接纳对方给自己当副手,确实有不合适的地方;而不久后,上级打算安排陶勇给宋时轮当副手,宋时轮就不拒绝了,反而十分迫切、拿出“亲顾茅庐”的姿态,登门去请陶勇任职。
话说回来,如果军政双全、考虑周到的张爱萍,真的到第九兵团任职,或许能够跟猛将宋时轮形成风格互补,第二年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的结果,理应会更理想,至少不至于出现数万人的冻死冻伤减员。
49年张爱萍知道宋时轮的顾虑,也便没有坚持去第九兵团当副司令了,而是继续请求陈老总“分配工作”。其实陈毅也并不很赞同张爱萍去九兵团。老总考虑问题的角度高、比较宏观:如果正副职资历地位相当,未来兵团指挥就有可能出问题,张爱萍还是不去为好。很快,组织上果然对他有了更合适的安排,让张爱萍担任华东海军司令员,为组建人民海军发挥能量。
张爱萍十分珍惜岗位,迅速把海军框架搭建起来,梳理协调原国民党海军起义人员、并力抓海军军事训练工作。也正因为在海军的几年关键工作经验,1955年张爱萍得以统一指挥三军部队,解放了一江山岛和大陈岛,在一众开国将军里面,这类战绩是非常有亮点的,也算给张爱萍的军事生涯加了不少分。
建国后不久,张爱萍还出任过第七兵团司令员、三野参谋长等要职:恰如宋时轮所言,张爱萍更适合当兵团正职。如果不是解放战争后期及时复出、以及自身不断请战,或许张爱萍要早早“由军转政”了,部队里这样的干部有很多。若真是那样,57位开国上将很可能少一人。
本栏目由军事历史作家运营,专注于军情、军史、战史、国际关系研究,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全貌,带来精彩细节。作品覆盖图文、视频、音频领域,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,也欢迎您点赞、评论支持,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。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。
发布于:山东省兴泊证券-杠杆股市配资平台-配资平台-最新配资平台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